“文物保护看基层”(湖南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6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看基层”(湖南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南启动,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媒体参加采访报道。媒体团赴长沙湘江文化遗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洪江市黔城古建筑群,重点关注文物保护利用成效;赴长沙开福区长沙县政府旧址等地,聚焦“四普”工作进展和普查成果;赴湖南博物院、长沙博物馆报道博物馆改革创新发展举措,挖掘安江农校纪念园农耕文明展示和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价值;赴澧县八十垱遗址、城头山遗址、洪江高庙遗址、永顺老司城遗址,深入探索大遗址系统保护和活态利用路径;赴芷江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弘扬抗战精神,赴浏阳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报道革命文物宣教育人的情况。
国家文物局召开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新闻发布会
6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4日,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长沙举行,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主要包括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主题论坛、第五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等。湖南将推出文物展览、专题讲座、文物法知识竞答等425项特色鲜明的配套活动,同步推出门票减免、延时闭馆、惠民演出等系列惠民举措。长沙市将推出10个配套活动、5个专题特展,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7000余项线下线上活动,其中文物惠民服务数量超3000项。
湖南大学师生来到益阳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研学活动
为宣传推广益阳市文旅资源,吸引大学生来益游学,益阳市文旅广体局持续加强与省内知名大学联系。6月7日至8日,湖南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70余名师生来到益阳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研学活动。湖大师生们先后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益阳故城遗址,聆听专业讲解、实地观摩考古发掘现场,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组队开展了钻探、刮面、画地层等考古流程实际操作。此外,师生们还前往益阳市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里耶秦简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6月9日,国家档案局正式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联合申报的“里耶秦简”成功入选。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共出土3.8万余枚简牍,涵盖户籍、法律、赋税、邮驿等秦代行政文书,其数量之巨、记载之详实,堪称“秦代百科全书”,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旨在系统保护具有国家及世界级价值的珍贵档案文献。此次里耶秦简的入选,彰显了里耶秦简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独特价值。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沙举行
6月14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长沙举行。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领导吴桂英、刘红兵、蒋涤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省政府秘书长瞿海参加。
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发布,湖南省文物局的“省市联动”盘活全省文博资源构建文物惠民新格局案例获评2024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长沙市博物馆馆藏左宗棠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宣传片、《访文物知家乡——跟着文物游湘西》系列短视频三项作品入选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名单。“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主题展览揭幕。并举办“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主题论坛、第五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等。
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湖南各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除主场城市活动外,湖南多个市州同步推出四百余项特色鲜明的配套活动,文物展览、专题讲座、普法宣传、新文物保护法知识竞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现了湖湘韵味,勾勒出湖南文物保护传承的生动图景。郴州市、邵阳市、吉首市、浏阳市等市州围绕“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主题,多举措深入开展宣传,让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承理念深入人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常德博物馆、娄底市博物馆等地通过公益讲解、文博讲堂、实地探访新发现出土文物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暑假,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至晚8点半
6月24日,湖南博物院发布了关于暑期延长开放时间的通告。通告称,将于7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闭馆)实施延长开放,每天开放时间延长至20:30(20:00停止入馆)。同时,在开放时段,湖南博物院本院每日增加预约名额5000人(仅限散客),入馆时段为17:30—20:00。可提前7天(不含当天)登陆湖南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支付宝小程序进行分时段预约。预约成功后,凭预约记录、实体有效证件按预约时段入馆参观。
文物技能总决赛7月3日泸州启幕,湖南派出10位能手参赛
6月2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有关情况,大赛将于7月3日至6日在四川省泸州市举办。本届大赛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将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293名选手同台竞技。大赛共设6个比赛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湖南派出10名选手,参加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5个项目的比赛。他们既有省市考古机构、博物馆(纪念馆)的行业能手,也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新发现592处湖南革命文物家底又厚了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截至目前,湖南新发现与反映党史相关的文物592处。根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方案》要求,湖南各级文物部门在此次普查中,对反映党史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党史紧密关联的近现代重要史迹给予了高度关注。郴州市深耕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梳理红色脉络,开展特色文化遗产专项调查。常德市澧县对散落在全县各乡镇的革命旧址、烈士故居、战斗遗址等进行了核查与登记,新发现数处重要的红军活动遗址和地下党联络点。通过积极调查、系统梳理、详尽登记,一大批与党史相关的文物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了妥善保护和有效利用。如郴州市嘉禾县新发现“红鹰社革命活动旧址”,永州市蓝山县新发现1934年8月至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蓝山时的史迹30余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湘乡:刘锦棠与新疆事迹陈列对外开放
6月27日,刘锦棠与新疆事迹陈列正式对外开放,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乡市委书记赵新文,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二级巡视员郭勇,市政协主席谢永根出席参观。刘锦棠与新疆事迹陈列位于湘乡市东山书院东斋,分为龙城飞将、新疆危机、狂飙天山、故土新归、湖湘赤子五个部分展示他勇驱外敌、守护疆土的英雄事迹,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篇章。刘锦棠与新疆事迹陈列由政府搭台,热心于公益的企业捐资建成。